工作盘点
2024年是辽宁黄海实验室(以下简称实验室)建设的攻坚之年,实验室围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,在关键技术攻关、成果转化、服务产业行业、人才队伍建设、平台建设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成效,圆满完成了2024年度工作目标。
01
推进科研攻关,全力开拓新增量
实验室牵头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,国拨经费超1.5亿元。牵头实施2024年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“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应用”,省拨经费1亿元。此外,2024年新增自设科研项目5项,支持专项经费5000万元。实验室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和国产化替代进程,突破“超长型车铣镗复合加工中心关键技术”等5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刊登学术论文9篇,培育包括中国专利金奖、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在内的高价值发明专利10项,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省部级一等奖等多项科学技术奖励。实验室多项技术助力我国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实现首飞。
02
围绕企业需求对接,开展产学研用合作
与链主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在连成立“通用-大工联合研究院”,为实验室布局工业母机核心板块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奠定基础。牵头组建辽宁省工业母机重点实验室群,汇聚省内工业母机45家创新主体,推动我省工业母机产业全链条发展合作进程。
03
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实验室参与辽宁省首届企业大会、沪连合作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项目推介会,组织与大机床、瓦轴、一重工程、一机集团、鞍钢等区域重点企业50余家,对接需求百余项,签订省内横向及成果转化项目超80项,金额超9300万元。科技成果应用企业形成的三款产品进入辽宁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目录(2024年)。
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,已孵化学科性公司3家,首家学科性公司——黄海精微已于4月入驻科学城,重点产出IC领域喷印封装装备产品,已实现设备销售3台,获意向订单10台。
04
加强条件建设,打造创新平台
英歌石科学城25000平方米专有场地已投入使用,建设共性测试分析中心等3个公共平台和复合材料装备等3个小试/中试基地,从6月份起启动搬迁,约80台套设备入驻科学城。
05
加强人才引育,打造人才高地
实验室发挥人才聚焦作用,围绕省内重点产业组建科研攻关团队,构建高层次人才培育模式,形成规模化科研队伍。实验室人员总数211人,科研人员201人,其中专职科研人员51人,国家级人才41人,黄海特色的人才高地初步形成。
06
深化体制机制改革,加强运行管理效能加
实验室对原有管理架构进行了梳理,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架构,增补副主任、主任助理等4位高级管理岗人员,明确内设机构设置。全面启动制度梳理工作,新增知识产权保密、自研设备管理、安全管理、印章管理等9项管理办法,修订科技成果转化、人员补充、场地管理等制度10项,现行制度流程共计47项,内部治理体系已初步形成,确保实验室科学规范、高效运行。
07
加强学术交流,提升实验室品牌
实验室举办辽宁黄海实验室轴承产业学术论坛,承/协办第九届亚太智能机器人系统国际会议;组织参加省企业大会、夏季达沃斯等大型展会/会议,不断提升实验室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影响力。
实验室相关工作被中央电视台、新华社、科技日报、辽宁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专题报导12余篇,圆满完成各级领导视察及政企校代表团来访接待近50次。
展望2025
2025年是辽宁黄海实验室三年行动方案的“收官之年”,实验室将以全面入驻英歌石科学城为契机,锻造发展新优势,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,将实验室建设成省市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,为辽宁、大连及英歌石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。
上一条:辽宁黄海实验室祝大家蛇年大吉,巳巳如意! 下一条:辽宁黄海实验室开展节前安全检查
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