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小柒,由辽宁新次元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,是国内唯一智能交互仿生人形机器人。
5月15日,在辽宁省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展上,科技创新板块展示内容高端,涵盖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辽宁实验室、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未来产业。其中,众多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振奋人心,尤其“小柒”,凭借靓丽外形和自然流畅的语言,俨然成了展区“红人”。

( 与小柒对话。本报记者 孔爱群 摄 )
“我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。2023年,沈阳、大连分别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,正式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,辽宁成为唯一拥有‘双牌照’的省份,已完成400P算力建设,预计年底将达到600P算力。”展区工作人员指着展位图片介绍说。
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保障,也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。我省在能源、信息、材料、先进制造等领域有1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,此次悉数展出;共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“大连先进光源”、东北大学“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”、大连理工大学“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”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启动预研,展区列有详细说明;2022年9月,正式揭牌成立的材料、辽河、滨海、黄海4家辽宁实验室则拿出“看家”产品。
“这个,国内首台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材精准成形装备,突破了蜂窝、桁架等复杂构件的高质量制造难题,已在商飞大型客机等构件研制中应用;这个,国内首台高适应性便携式自动加工装备,填补了钛合金、高强钢、复材等组成叠层的一体化高质高效加工技术空白,效率提高10倍以上。”辽宁黄海实验室副主任刘永刚说,两款装备均为自主研发。

( 辽宁黄海实验室展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增材制造装备。本报记者 查金辉 摄 )
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,辽宁实验室围绕新材料、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洁净能源与精细化工等优势领域,整合优质科教资源,深入开展颠覆性技术、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支撑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”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高能级创新平台,展现辽宁实力的同时,让大家看到未来。未来产业板块,智能化工大模型构建了首个化工设计-仿真优化-知识归纳的多智能体协同设计平台,根据用户输入,实现秒级生成设计方案,研发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未来,智能化工大模型有望缩短新技术研发周期,降低研发成本,快速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动能,在化工行业率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转载来源:辽望·辽宁日报
(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